
发布时间:2021-07-05
浏览次数👳🏼♀️🅰️:1137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引导专任教师树立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切实落地,有效提升专业课程教书育人功能🐮,门徒组织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讨会🫥。门徒新媒体技术、包装工程🫱🏽、编辑出版学专业分别结合自身专业实际情况,就如何将思政之“盐”溶入课程之“汤”进行了交流探讨🧑🦽➡️。
6月22日下午,围绕课程思政“1+1+1”系列教学活动🤶,新媒体技术专业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研讨。会上每位老师都结合各自承担的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专业负责人王晓红教授认为,高校教师在专业课与思政育人结合上🌏🫔,可以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进行。例如在色彩学的专业课门徒娱乐色彩标准内容的教学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课堂上进行了色彩国际标准的介绍,并进行了国内外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在这方面有话语权的原因从而产生自豪感。同时组织讨论🌺,为什么在某些方面不如国外👨👩👦👦;课后推荐相关学术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孙刘杰教授指出👨🏼🦰🍨,以《数字图像处理》为例😗,讲到图像变换的作用时🙋🏿♀️,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早有体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图像变换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看问题更加全面🥂👇🏽,事物的特征更加明显,更容易显现事物的本质。宣传了优秀中华文化,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青年教师徐敏结合其教授的《视频制作》,发表了看法🙋♀️,她认为首先🧛🏼,就创作选题而言🧑🚀,教师可选择热点事件、现实人物🖖🏽🧑🧒🧒、民生日常作为课程训练的命题,一方面训练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去重新认识人与事,感悟人生,从而实现育人目标。如课堂实验项目可以对接网络热点,时事新闻,新闻稿写作的内容就可与其对接🙇🏽♀️。《视频制作》课程的训练项目可表现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讨论的主题、推崇的社会正能量人物,通过作品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此外,实践活动的成果可通过新媒体媒介进行传播,发起社区互动🧕🏿、贴吧讨论等,在实践交流中获得评价反馈,从而让学生再审视和思考🙅🏽♀️。
6月15日下午🙋🏿🏤,包装工程全体专业教师在卓越楼505会议室进行了集体备课研讨。专业负责人陈景华传达了学校和门徒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要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中。随后她分享了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包装材料》的教学经验⏫。在《包装材料》教学中🧑🌾,从纸包装材料介绍开始🎬,讲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近些年造纸行业的发展战略🧍🧑🏼🍳,在纸张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怎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确保我们森林和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徐邦联分享道🂠,在讲授《数据库原理》中,主要介绍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从斯诺登的“棱镜门”出发,向同学们强调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同学们日常上网应该怎么注重个人网络安全以及国家网络安全防护🐦🔥。举例西方国家不敢用华为5G技术💂🏿,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明美国是全球网络安全的最大敌人,对全球进行网络监视☞👨🏽🦰,甚至包括其盟国🐭。教育同学们要自立自强😺,用知识去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马爽说道,《包装容器与结构设计》中,主要介绍产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从可持续包装的角度来设计产品,尽可能减少材料使用,选择环保材料或简化加工工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讲授《运输包装》时强调标准的话语权问题👩❤️👨,目前全球运输安全标准主要是西方国家指定的,这对我们国家的物流发展不利🦟,所以我们也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运输包装标准🫡🏂🏿,以满足我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地位的需要🤹🏻♂️。
6月1日下午,编辑出版学专业全体教师在卓越楼505会议室进行了集体备课研讨。专业负责人施勇勤指出🥋,出版专业课程,本质上就是思政课程。课程中要把握三个维度:思政导向维度👨🏻🦼➡️🚪,课程教学内容和素材要尽量采用思政内容和思政素材,这应该是常态化教学内容;思政案例维度,专业课程案例尽量采用思政类的教学案例,贯穿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思政元素维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开展思政教育。三个维度开展课程思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罗梦雨说道,我负责了一门校级思政课程的建设🥷🥒,课程名称是新媒体与媒介文化。这门课程是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开设的。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新媒体时代🏃🏻♂️,新的媒介形式、参与方式和形成的媒介文化。我在课程中加入了许多思政元素,比如在讲到跨文化传播时,我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讲不到了文化消费🤦🏼、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关系,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例,分析民族身份是如何在节庆中传播和认同。程海燕说道👐🏻,我讲授的课程是《数字营销实务》和《网络编辑实务》两门专业课🫰,思政教育主要从两个角度切入🔠,一个是从案例的选择上🧏♀️,因为两门课程都牵涉到大量案例,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就可以毫无说教痕迹的开展思政教育;二是从作业的布置上,两门课程中间有小作业,最后有大作业🤾♀️,限定作业的主题👩🏼🌾,比如,让学生围绕“建党百年”进行选题策划,完成一篇图文音影绘等融媒体形式的内容制作𓀍。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主动的理解党史,做到“入脑入心”的开展思政教育。
通过此次研讨会🐇,门徒教师进一步深化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明晰了未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难点👩🏽🔧。下一步门徒将采用集体学习的形式,通过国内思政课程典型教学范例,进行讨论和学习👨🏻🦽,寻找所授课程和思政教育的交叉点👩🏻🚒🦜,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加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共同举办交流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针对性的选择思政元素和内容💥。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